看【西部世界】第一季、期货小基金半年总结

昨天【西部世界】第一季的最后一集出来了,刚刚看完。

这第10集,情节上解释了前面的各个疑问,也颠覆了前面很多集的情节。基本上,需要每句台词都不能忽略,否则完全不能理解前面的情节。这部剧集我估计未必会受到广泛好评,因为里面一来涉及不少类似电脑游戏的情节,比如NPC反复被杀反复做一件事反复说一句话,还有就是William这个故事线最后居然发现是不同时间里的两条线合二为一来演的。

老外对人性的探讨深度,已经到了相当的境界,对于这类故事情节的曲折性的把控,也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
20161206_1

看到这集的最后,那个公园的创始人之一,也步他前合伙者的后尘,在他最后一次晚餐上给大家敬酒,讲话,然后女主角机器人,冷酷地拿着左轮枪走到他身后,扣下扳机,我流泪了。因为这一枪是老头给机器人下的指令。正如他的几十年前自杀的合伙人一样。

机器人大暴动的时候,那个几十年来在公园往返寻找答案的William,中了机器人一枪,然后看着自己的血冒出来,临死之际,居然笑了。他几十年来想找寻的东西,终于看到了。

那个女机器人,当被告知她所有的看似背叛的举动,其实不来源于自己的觉醒,而是有人更改了她的代码让她这样做时,她根本不信。结果后面的每一步,看似都是她冷酷的想法,其实都是老头给她写好的代码。

看起来机器人并未真的觉醒,而只是老头临死前预先布好的局,留给一心想踢他出局的董事会而已。

这看来是个表面的故事,但是深层次的,他一直是在和几十年前死去的合伙人对抗,因为那个合伙人认为机器人会自己产生思维和意识,并因此在几十年前临死留下一段代码给几个机器人。而最后来看,我感觉老头还是占了上风,所有机器人追求的自由、觉醒,最后都是代码决定的。

我想这美剧可能深层次的,还是想探讨这样的问题:我们从哪里来,我们是谁,我们到哪里去。

这是西方哲学的三大问题。 这是高更的名画,名字就是【我们从哪里来,我们是谁,我们到哪里去】,其实我也看不大懂。。。高更的画有太多的隐喻,所以理解起来很费劲,即使看了蒋勋对这画的解读,我也觉得很难完全表达高更的想法,他在那个时候的思维,已经不同于普通人了。

20161206_2

其实【圣经】基本就是围绕这三个疑问来的。人是怎么创造的,人现在该怎么做,人未来会去哪里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自己一直在写期货的程序化交易程序,前段时间,看着代码在交易,有时候也会让人产生一些感觉,感觉这代码仿佛有一定的人工智能,它执行着我的一些认为正确的交易逻辑,而这些交易逻辑,换到我自己,我很清楚,现实里未必下得了手,因为人很多时候知道正确的步骤,但是不敢去做,或者不愿意去做。

人的思维有时候也像是个机器人,被预先设定了一些判断逻辑,比如交易里,可能你知道,如果行情看好的时候,应该建仓或者加仓,行情过头的时候,应该减仓或者离场。但是人的逻辑里,又会被设定了另外一些想法来对抗这些:行情看好的时候想再等等以至于错过最佳入场点,行情过头的时候反而认为该放手一搏。

我的程序本身并不复杂,但是在11月份我看着它交易的时候,我有时候会有点恍惚的感觉,感觉它有时候真是它自己在交易的感觉,因为有时候我都不能简单地预测它会在什么时候下单交易。但是更多时候我又觉得它还是象【西部世界】的机器人,它只是在执行我的指令。

我最初做程序化的时候,开始只是想找个方法能有效的运行程序,代替人工,因为程序可以同时监控若干个交易,并且准确地按设定下单,但是人不行。结果做到后来,我发现,我做程序的根本目的,其实是在对抗我,对抗自己的本性,或许也就是大多数交易者所共有的本性。

假设人是被创造出来的,那我的本性里,也带有最初创造出来时候的各种弱点,在实盘交易的时候,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犯下的各种愚蠢的错误,但是我发现,想要去自己改变我的本性来提高交易水平,太难,这种难点在于,你犯错误的时候,你同一时间是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在做对的操作。行情好的时候为什么要加仓?不是和落袋而安矛盾吗?万一行情翻转了呢?行情那么好,为什么要减仓或者离场?

其实凡人何尝不都是如此?比如所谓的权衡利弊,其实往往也是给自己做错误的事情的时候,找到一种正确的解释而已。

很多交易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,所以我看很多成功的交易者,交易手法上并不复杂,而只是少犯了很多常人会犯的错误而已。他们的成功,其实不是来源于创造了一种神奇的交易方式,而只是,让自己能以尽量正确的方式去加入这个游戏。

所以我在做了无数的数据测试发现,能相对来说赚钱的交易模型,往往都非常简单。难点在于,你如何克服本性,去在该入场的时候入场,该离场的时候离场。

我于是也慢慢发现,我的程序,其实是在创造一个简化版的“我”,这个系统并不复杂,所有的交易逻辑,都是一个正常的逻辑,它和现实的我一个最大的差别是:它只会一根筋地执行我预先给它的设定,而不会象真人那样,随时去判断正确与否。有时候代码写到后来,我也会困惑:这样的系统就能赢利吗?

或许是所谓的,大道至简?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站在一个写程序搞设计的人的角度来看人,有时候会觉得人真是象被创造且被编程的一个产品:

写到这里,我依然无法确定,我现在追求的东西,是一种预先被植入到我脑海深处的代码,还是真是我自发想去追求的东西。而我一旦碰到挫折,那到底是我真实地犯了错误,还是这个世界预先设定好的,比如说是我不能逾越的游戏规则,还是给我逾越它的一个提示?而一旦有一天,我认为我追求到了想要的东西,它真的是我自发的想要的,还是也是我预设的一段代码而已?

这样来想,对现实会有许多的困惑。如果我试图改变这一切,比如我对自己说,那干脆跳出这个游戏,不去折腾了。我又做不到,仿佛这样的决定又触发了我内心的另外一段代码,拒绝执行这样的指令。这样的代码到底是叫执着,还是叫顽固,还是叫死心眼,还是叫有人生奋斗目标?站在这个角度来说,我无法判断。

这样想下去,大脑会陷入一种相互矛盾的死循环的。每个想法都会有对立的一面来反证,而我无法判断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,甚至我都不知道我脑海里的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是否是真的还是假的,其实大多数人对一件事情的对与错都会有不同标准的。

所以总结一下:

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设定的,假设我就是个产品,那看起来我被预设的目标,还算是积极的。只是也真是够折腾了。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说,有时候觉得,我可能真是被创造出来去解决交易问题的那个人。我之前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,其实最终的目的,或许就是为了做这件事情而预备的。

和同事的小期货基金到今天刚好半年了(来源可以看这里,和老友的期货程序化交易小资金账号),放一张统计数据和曲线吧。建立这个小基金的时候我以为对交易比较有信心了,结果几乎花了5个月的时间在12~13万之间徘徊,直到10月份对交易本身的一些理解而修改程序。5个月的耳光并不好受的,虽然现在曲线拉起来了,但是既然能挨5个月的耳光,未来会怎么样我无法预知,比如还会不会出现双11那晚的巨震?

这或许就是人生中让人忐忑的地方,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吧。

20161206_3